发布时间:2024-10-08 05:02:56 浏览:
新华社北京6月20日电(记者郑晓奕、高敬)巧立名目滥发职工福利、职工违规持股投资获利、配置公车超标、违规建高尔夫球场、多计成本少报利润、盲目投资导致巨亏……审计署20日发布11家中央企业2012年度财务收支审计结果公告,爆出这些央企在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执行国家经济政策和企业重大决策、内部管理等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有的管理人员还涉嫌违法违纪。
审计报告显示,11家央企均存在违规发放职工福利问题。违规发放福利的主要手段包括,虚列支出或巧立劳防用品、健身费等名义为职工发奖金或购物卡。如航天科工集团下属河南航天工业总公司利用虚假发票套取300万元,其中141.1万元用于给中层领导发放“重点工作完成考核奖”,中船工业套取421.54万元用于购买消费卡、华润集团虚列原材料费套取854万元为职工发购物卡。
有的企业为职工超标缴公积金。烟草总公司被爆38家下属企业超标缴住房公积金和在工资总额之外列支工资性支出达2.56亿元,该公司表示目前已收回或清退违规费用。其所属湖南中烟2008年为职工团购房项目垫付的资金被审计出尚有1.02亿元未收回,烟草总公司回应目前已收回0.3亿元,剩余款项还在催收中。
有的企业还私设“小金库”,如大唐集团下属公司虚列派遣劳务费套取211.4万元设立“小金库”用于向领导干部发奖金。
中石油、大唐集团、烟草总公司等多家央企涉及违规让职工持股投资关联企业而获利。中石油下属2家公司职工持股企业或关联单位,并把获利3032.73万元用于发职工福利。大唐集团下属上市公司大唐国际违规让职工持股企业参股同业优质发电资产使其获利1.6亿元。大唐集团表示已清退职工持股并责成大唐国际党组做出深刻检查。
中国社科院民营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刘迎秋表示,这些巧立名目滥发福利的行为,将集体财产为少数人谋福利,是侵蚀国有资产、偷税漏税的违法行业,是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的“腐蚀剂”。究其原因,是央企占有更多行政性垄断资源、更容易获得国家照顾政策和银行贷款等造成的,应予以查处。
审计显示,11家央企均不同程度存在财务报表不规范,导致多计成本少报利润的问题。如中石油集团少计利润6.03亿元,大唐集团多计收入25.98亿元、多计成本26.04亿元,导致少计利润0.06亿元。这些集团在整改公告中称已调整财务报表并进一步规范账务管理。
偷税漏税也是这些央企存在的问题。兵装集团被审计出2012年少缴纳营业税387.07万元、城建税及教育附加费46.45万元。该集团表示433.52万元税款已上缴国库。审计署称,这些企业共补缴各项税款1.78亿元人民币。
海外盲目投资导致亏损,暴露出部分央企管理不善、风控意识薄弱。中核建集团被审计出两个境外项目存在未经集体研究决策、未评估海外分公司损益、债权债务情况下支付海外分公司承包人补偿费用等管理不规范问题,涉及金额5131.18万元。该集团表示已制定了提升境外项目、境外投资管理的具体方案,将加强对境外项目风险的管控。
国内经营方面,多家央企存在未批先建、违规投资、违规招标等问题。中石油下属9家单位未按规定公开招标涉及260.35亿元。大唐集团投资的多伦煤化工项目实际投资额超概算61.79亿元,项目延期投产后未达预期指标,且存在采购原料闲置过期导致增加成本等问题。该集团表示正在补办相关手续,完善相关制度,减少经济损失,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对于央企账目和投资中的违规行为,刘迎秋认为,这不仅是央企经营者自身的问题,也是国有资产监管部门、执法部门的问题,核心是体制机制不健全、监管不到位。
审计署相关负责人表示,11家央企均高度重视审计发现的问题并基本完成了整改。截至5月底,相关企业制定完善规章制度1194项,对190名相关责任人进行了严肃处理,其中厅局级干部32人,同时已挽回和避免损失32.96亿元人民币。国务院国资委当日声明,将督促相关企业认真落实整改,并寻求治本之策。
刘迎秋表示,审计结果仅仅反映了国企部分问题,当前国资国企问题复杂,全面深化改革迫在眉睫。他认为,国家近年逐步提高国企红利上缴比例并要求到2020年提高至30%,传递出打破国有资本“体内循环”的改革信号,国企应拿出更多利润回报社会而不是“中饱私囊”。
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认为,国企问题屡查屡犯,核心是体制机制和监督缺位的问题。他建议要打破长期形成的国企内部人控制的体制,改革干部任命制,并增加透明度,更多依靠外部审计,并强化出资人监管机制。(参与采写记者:董峻、张晓松)